三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高个男人点头道:“是的先生,我们已经和东方的同事们沟通过了,他们有信心让三所大学在明年九月开始招生,而且您提议的那些人名,比如说埃里希?宝隆先生,也已经答应出任医学院的院长一职。只不过……虽然我们已经购置了足够的土地,并且提前就准备好了教学楼和校舍等等,但是他们恐怕还需要一大笔钱,用来添置必须的教学用具,并且招聘更多数量的教师!”

    “没有问题!”

    毫不犹豫的,约翰用力点了点头道:“我会给上海分行划拨五十万美元的专款,供他们使用,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增加!我甚至还可以从美国给他们高薪招聘教师,并且送去足够的教材和试验器具。但是我只有三个条件,一是明年九月份开始招生,二是教学质量不能低于普通美国大学的水准,三是每所学校每年招生量不能低于五百人当然第一年招生量可以少一些,但是三年后,招生量必须达到五百人以上!”

    “呃……”

    听到这三个要求之后,三个人脸上同时显露出了为难之色。

    第一个条件刚才已经谈过了,当然不是问题。第二个条件如果有亨特拉尔先生的全力支持,应该也可以勉强实现。毕竟约翰对中国的大方是人所共知的,而翻倍的高薪也足以吸引不少大学讲师去远东工作两三年!

    但是第三个条件的话……

    “先生,第三个恐怕有点难度!”

    苦笑了一声之后,高个子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每年五百人的招生量,四年就是两千人,这需要耗费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只是教学场地、设备和仪器的话,用钱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师资的话恐怕就不太可能了。您知道,我们三所大学要求全英文或者全德文教学,但是两千人的学校至少要上百名教师,我们真的可以邀请那么多优秀教师去中国吧?”

    对于约翰的摄像,三人普遍表示了怀疑。

    事实上请人去中国当老师不算特别难,比如说未来的协和医学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就曾经高薪聘请过许多教师前去教学。比美国本土高不少的薪水,确实能够吸引一些人,比如说约翰旗下的亨特拉尔大学,以及已经渐渐开始形成的东北十校联盟,如果约翰开出高一倍的薪水,确实可以吸引不少人前去。

    但是这个数量,绝对不会太多。

    而且这些人去远东肯定是短期行为,两三年的话还行,如果时间长了恐怕愿意的人就很少了。所以不管怎么计算,他们都想不出应该如何实现亨特拉尔先生的想法,三个学校需要的是数百名的优秀大学教师,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几乎是不可能招聘到的!

    “呵呵,放心好了。”

    对于三个下属的疑惑,约翰微笑着摆了摆手道:“我不可能给你们招聘到那么多的欧美教师,而且说实话,我也不希望请太多短期的雇员。所以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联系方式,一批在德国或美国大学留学的中国人的联系方式,你们可以试着去请他们!”